從未試過搬屋時充滿憂慮、茫然與不捨。

在大圍恆峰住了兩年,無論環境、方便、舒適度方面都恰到好處。業主突然其來要求收樓,內心有種被迫遷的感覺。對於這種安舒有着不捨,特別慢慢建立的關係,又要重新起步。另外,人到中年知天命的歲數,有種認命但不甘的感覺。話雖如此,心裏卻響起了微小的呼喚:這種安舒的日子,我與神的關係也放鬆了,而今重新緊張起來,求神賜平安、堅忍重新適應新環境。

這日子提到要搬屋,周遭的回應都是「怕怕」,我何嘗不是這種感覺?但事情既然這樣來到,作為一個信主已經30多年的基督徒,再次挑戰自己當如何回應這種處境,如何從中發現神的安排。

從業主勒令迫遷開始,多晚徹夜難眠, Winnie重複提到這十幾年搬遷無數,有種顛沛流離漂泊的感覺,這種無形的壓力如潮水般一浪一浪的湧入,思前想後、總有點失落。

昨天跟認識了30多年的同學敘舊,在認同時光飛逝之餘,大家不約而同分享年屆50的特徵,其中有位同學提到,四五點起床,洗個澡之後靈修,這種晨更的操練似乎久違了。其實從小已開始愛清靜,尤記得「良夜有好歌聲」的年代,伴我夜讀的是收音機裏頭區瑞強的廣播,但這種愛寧靜的情懷已經有一大段時間消失了。適逢搬屋事件,這把微小的聲音好像提自己要重新養成早起安靜回歸天父的習慣。

從大圍搬到美孚,有很多適應,屋細了,房細了,廁所打回原形 (只有一個),周圍環境變了。另一個適應是開始沒有工人,自飛飛加入這家七年,我們都有工人幫助,讓我們有更多的自由度,如今要轉變一種生活方式。當然這並非一面倒變差,也有變好的一面,雖然有點失落或不安,但這個機會也是要更深的倚靠主。

信心從一小步開始,找新屋,簽約,買傢俬,以致重拾一些家務,每一步心裏都有點舉步維艱的感覺,仰望上主的心重現,困難時也是信心功課的開始。「委身」有不同程度,我委身於工作、家庭、教會、社會,這些都可以用時間去量度,要委身給神是一種心態的操練,多於以時間來量度。學習信心的倚靠,一步一步的前行。當前面有迷惘時,內心微微的尋問:「主啊!是不是你要我走的道路。」

20130930


Winnie:

回溯重返澳洲前,我們確實搬家無數次,像飄流族一樣,不知何時可長久安頓下來。雖然這樣,但我們都為發現每處居所的美好而感恩。十年過去了,我們總算有了安身之處,但同樣經歷許許多多的變幻和生離死別,包括智安的離別,都是一小步一小步走過來的。

20230223